濕地與森林、海洋並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,而如果說森林是地球之肺,那麼濕地便可譽為“地球之腎”、“生命的搖籃”,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,具有涵養水源、淨化水質、儲水防洪、保護海岸、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。濕地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發源地之一,是眾多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、繁衍的棲息地。究竟大地的腎臟有何重要性?以下一一說明:
◎涵養水源
濕地是地球的“蓄水池”,當水量多時,濕地提供廣大的蓄水範圍,使得地表水有足夠的面積慢慢滲入地下,令地下水得以補充。當水量少時,濕地也可慢慢的釋放所含水份,有助於地下水的添加。倘若地下水愈抽愈深,卻沒有濕地對地下水的補充,以致地底水位下降,便會造成地盤下陷,陸地變成低於海平面,造成颱風積水不退的惡果。
◎淨化水質
溼地既然是地球的腎臟,當然也有過濾水質的能耐!由於過份使用氮肥和含磷清潔劑,以致大量含氮的廢水排出河流、湖泊、大海,造成營養過剩,高濃度的氮和磷會導致藻類大量增生,藻類覆蓋水面將陽光遮蔽,使水底植物、珊瑚和魚蝦死亡,這些屍體分解時會消耗水中的氧氣,形成缺氧的惡性循環。作為陸地與水域之間的緩衝帶,高地的水流走出大海前,必先會經過濕地,濕地的植物和泥裏的微生物能吸收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,將過多的營養稀釋轉化,同時亦會阻隔其他沉澱物,發揮潔淨過濾功能。
◎儲水防洪
濕地就好像一塊吸濕海綿,能收能放,藉此調節水量,蓄水防洪。當大雨、溶雪或洪水泛濫時,濕地可以暫時將大量的水份吸收儲存起來,防止洪水入侵內陸,而濕地植物及其根部則可以減緩洪水的流速及衝力,減低洪水的威脅。
◎保護海岸
2005年南亞海嘯之所以殺傷力驚人,據說跟海岸過度發展以致濕地和珊瑚消失有關!有研究顯示,3米寬的濕地就能將波浪的能量減弱一半以上。因為濕地植物的根部千絲萬縷、縱橫交錯,牢牢地抓緊泥土,而植物的莖柄則能疏散減弱風浪的能量,對狂濤噬浪確實可以發揮兵來將擋的阻力,減弱巨浪對海岸、河岸、湖泊的沖刷力,有效防止岸邊的土地侵蝕。
◎ 生物棲息地
眾所週知,濕地是候鳥覓食、補給和渡冬的地方。候鳥的一雙翅膀,是為了追尋賴以為生的棲息地,沒有充足的水源、沒有豐富的食物,再美的風光也留不住一根羽毛。濕地的物種豐富,孕育著無數的生命,不僅是候鳥的福地,更加是浮游生物、海岸軟體動物及魚、蝦、貝類的棲息地和繁殖場所。正是這些豐富的魚蝦貝類,吸引眾多岸鳥前來覓食!
濕地能夠孕育無數的生命,有賴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多樣化的水生動植物。濕地上的綠色植物枯萎落葉後,泥中或水中的細菌會將之分解,再被泥土內的食泥動物消化吸收,這些生物就成為魚、蝦、貝、蟹的美食;養肥了的魚,自然又成為雀鳥的佳餚,形成環環相扣、互相依存的生物鏈。
~~以上內容轉載自Life123 生活起義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