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之「第三屆生物多樣性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」,經過第一階段的培訓課程,近40名環境新聞志工分為8組,分別從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面向進行生物多樣性的採訪報導。歷經一個月的時間,各組於18日下午的實習成果發表暨結業式,分享報導作品及其中的甘苦談。
各組報導的主題,從生活周遭的生物多樣性出發,涵蓋面向豐富多樣,包括綠屋頂、生態池、 便當店食材、衣服染料、自行車道等。各講師也針對採訪深度、內容豐富度、生物多樣性概念、創意等方面評分,最後主辦單位以各組的報導特色頒發獎項,給予鼓勵及肯定。「淡北快的開發與爭議」一組在現場報告時,獲得最高人氣,因此獲頒最佳人氣獎;以綠屋頂為主題的「家家戶戶帶綠帽,水泥也能變黃金」一組,各項表現優良,獲得評審團一致好評,獲頒評審團特優獎。
報導志工在實習階段的過程中,將採訪寫作技巧學以致用,也體認到用報導為生物多樣性發生的重要,更有不少學員提出反思。以關渡自行車道為採訪主題的志工提出疑問,原來設定從育樂角度,談自行車休閒和生物多樣性的關係,但其實自行車道對生態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,要如何寫出吸引讀者閱讀、又能進行「洗腦」的文章?
公視新媒體部周志村提出「二點一覺」〈新聞點、觀點、自覺〉的秘訣,告訴志工不要讓報導淪為說教,應該要「讓讀者和觀眾有思辨的能力」。營隊總講師、中華新聞人協會理事長趙善意則建議,從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切入,會讓讀者感到親切,也較容易接受。
報導「淡北快開發與爭議」的志工劉毓妮也分享其有趣的採訪經驗,她提到在採訪這則新聞時,常常覺得「很孤獨」,因為沒有主流媒體報導,令他印象深刻的是,跟著反淡北聯盟的自行車活動時,還被告誡進到老街要將旗幟藏好,否則會遭受不友善的對待。營隊講師、美國國家事務通訊社資深記者邱育慈回應,記者有時候必須偽裝自己,她也建議志工可以將收旗幟的過程寫入報導中。
歷經兩階段的養成,未來這群環境新聞志工,將在各地寫下環境新聞,為環境發聲。指導單位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勉勵學員,藉由公民新聞報導帶動公民社會的參與和實踐。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強調「營隊暫告一段落,但並沒有結束」,他勉勵志工,已經擁有新聞報導的技術,要繼續善加利用,可以藉由環境資訊中心、PeoPo公民新聞平台發散出去,讓更多人一同關心環境。
文章來源:環境資訊電子報
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分享與結業 成果豐碩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